专业亮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秉承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的校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信息技术领航者。
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技能与方法,具备系统设计、开发具有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设置前沿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IT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系统架构、数据分析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实力: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22年,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教授职称6人,副教授职称7人,讲师职称20人。公开发表的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教研、科研项目6项,出版专著、教材10本。教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累计60余次。
就业领域/行业:
1. 互联网/IT企业:
软件开发工程师: 负责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例如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游戏开发等。
算法工程师: 研究和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推荐算法、图像识别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等。
数据分析师: 收集、清洗、挖掘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网络安全工程师: 负责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保障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
2. 金融行业:
金融科技工程师: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移动支付、在线理财、区块链金融等。
量化分析师: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进行金融数据分析,辅助投资决策。
3. 通信行业:
通信网络工程师: 负责通信网络的设计、建设、维护和优化。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 开发和维护嵌入式系统软件。
4. 制造业:
工业控制系统工程师: 开发和维护工业控制系统软件。
智能制造工程师: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5.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信息系统管理员: 负责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数据分析师: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6. 教育和科研机构:
高校教师: 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科研人员: 在科研机构从事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7. 其他行业:
自由职业者: 例如独立开发者、技术顾问等。
创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办自己的公司。
核心课程:
第一学年:计算机专业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用户数据分析与管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检索、JAVA程序设计与开发、Web前端开发、Java script 开发技术、操作系统、UML建模、软件工程、Oracle 数据库及应用、Java web 编程、软件产品测试与文档写作、Spring Boot框架、Git版本控制管理;
第二学年:毕业设计、企业实习。
获得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可掌握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软件开发等核心技术,具备系统设计、软硬件调试、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团队协作及持续学习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实践技能。
师资力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过硬,本科生占比100%,高级职称占自有教师61.5%;拥有行业内专业人士、重点院校教授以及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外聘教师团队。
张军,教授(三级),工程硕士,东北大学
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个人。
专业所授主要课目: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等等。
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及教改项目10余项;编写教材10余部;专利等20余项。
代表性论文:
1.《ElGamal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 with a Private Key Pairs》
2.《Primary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of Linux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3.《基于竞争侵略策略的粒子群算法》
4.《结合正交补空间反向学习策略的自然计算方法》
5.《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
6.《以学生作品展览促进游戏软件专业教学改革》
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
1.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攻关)《基于iSmarter的智能教育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研究》(GZ09A108)
2.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快速中文输入法》(1151hq019)
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Z201201149)
4.黑龙江省新世纪高教教学改革项目《高校ADL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07-27)
5.黑龙江省新世纪高教教学革项目《基于SIF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
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SJGY20170180)
7.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用协议分析技术实现对入侵的检测》(10541093)
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
黑龙江省高校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
黑龙江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奖。
哈尔滨师范大学首届“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暨“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奖”;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主讲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被评为校级精品课;《计算机辅助教学》获评省级精品课。
张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
所授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电路分析及实验、高频电子技术、家用电器原理及维修、常用电子电路原理及设计、电视机原理、电子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DXP电路设计)、机械制图原理及实践、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验、Protel电路设计、电子电路综合实践、等共开设了20多门必修及选修课程
代表性论文: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I及国内学术论文计3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
1.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In codoped ZnO nanobelts;Journal of Lwninescence;2010;通讯作者
2.Synthesis and field-emission properties of novel hierarchical ZnO hexagonal tower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2;通讯作者
3.Form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one-dimensional SiOx dot array-ZnO nanobelt heterostructures;CrystEng Comm;2010;通讯作者
4.InAlO3(ZnO)15超晶格纳米串的合成及其电学性质;人工晶体学报;2012;通讯作者
承担(或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参加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参加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哈尔滨市科学技术项目4项,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课题如下:
1.复合氧化锌超晶格结构纳米线阵列的生长和电学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11.1
2.复合氧化锌超晶格结构纳米线阵列的研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8.01—2010.12
3.复合氧化锌超晶格结构单晶纳米线的制备和电学性质;哈尔滨市科学技术;2008.01—2011.1
出版主编的著作:
1.常用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基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8
2.基础电子技术实验指导;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5
申请专利
1.发明专利3项
2.实用新型专利7项
3.卜宪庚,教授,工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所受主要课目: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
代表性论文:
《The Judgement of Attentiveness Based on EEG signals》
《单通道脑电信号眼电伪迹去除算法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
《闭合性矫制骨折畸形愈合的数值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承担科研项目: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基于脑电信号多参数融合的麻醉深度估计技术研究》(2015RAXXJ038)
社会兼职: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 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高等学校智能医学教产学研联盟第一届理事会 理事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智能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吕菁华,1964年5月生人,教授,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晋升教授,2022年获聘专业技术三级岗,2024年5月于哈师大退休。2024年5月入职昆仑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所授主要课程: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大学物理、电磁学、计算机基础。
代表性论文:(一作或通讯)
1.《Porous {P6Mo18O73}-type Poly (oxometala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Improved Pseudocapacit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erformanc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14, 30099-30111 (SCI,1区)
2.《Supramolecular Host−Guest Assembly Based on Phosphotungstate Nanostructures for Pseudocapacitive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Applications》 ACS Appl. Nano Mater. 2022, 5, 10452−10461 (SCI,2区)
3.《 Cu/Ag Complex Modified Keggin-Type Coordination Polymers for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Capacitance, Dual-Function Electrocatalysis, and Sensing Performance》 Inorg. Chem. 2021, 60, 14072−14082 ( SCI,2区)
4.《Wells−Dawson Arsenotungstate Porous Derivatives for 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and Electrocatalytically Active Materials》 Inorg. Chem. 2021, 60, 9869− 9879 (SCI,2区)
5.《Multinuclear Transition Metal Sandwich-Type Polytungstate Derivatives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is Performances》Inorg. Chem. 2020, 59, 5149−5160(SCI,2区)
6.《A Host−Guest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 Based on a Mixed Hexa-Transition Metal Sandwiched Arsenotungstate Chain and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Metal−Organic》Inorg. Chem. 2019, 58, 7947−7957(SCI,2区)
7.《The first 3D host–guest structure based on a threefold interpenetrated Ag-pz coordination polymer network and Keggin-type aluminum tungstates with poto/ electro- catalytic properties》RSC Adv., 2016, 6, 72544–72550(SCI,3区)
8.《High-efficiency photo- and electro-catalytic material based on a basket-like {Sr3P6Mo18O73} cage》RSC Adv., 2015, 5, 59630–59637(SCI,3区)
9. 《重构反馈放大器理论的基本假设与理想模型》 电讯技术(中文核心) 2004.04
10.《气敏元件测量电路的优化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EI) 2002.08
教学、科研项目: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B2017007)20017.10-2020.10
主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面向仪器与测控过程的图形化开发平台的应用研究》(10551120)2005.01-2007.12
主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反馈电路研究》(10511208) 2001.01-2003.06
主持省高等教育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研究》(15-C237)。2002.06-2004.06
获奖情况:
1.2019.10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二等奖(证书号:2019-070-03)
2.2017.07 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师“奉献奖”
3.2004.04 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素质教育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研究》(KT04195)
4.1993.03 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5.1987.09 校“教书育人”标兵
编写教材:
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分析导论》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主审《普通物理》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4.
学术兼职:
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暨黑龙江省分会理事长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教学特色: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校企合作实训、学科竞赛平台及双师型师资团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并紧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