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赛事速递|2025“挑战杯”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日期:2025-04-07    编辑:学生处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广泛凝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青春力量,结合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部署和我省“四创”工作要求,现将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总体要求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需求,着眼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以赛事为牵引,构建合力服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矩阵,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引导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动员青年学子聚焦“卡脖子”问题,探索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科研训练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时代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引领力。

    ——助力全面创新。鼓励青年学子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硬科技”开展科技攻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突出实践育人。推动科创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激励广大青年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实践,将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成果转化。聚焦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大力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紧密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地方、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合作,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

    竞赛时间

    2025年4月—5月

    参赛对象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全体师生

    参赛类别

    作品类别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可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参赛作品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作品申报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三)参赛作品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省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四)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五)推荐参赛作品须进行公开公示。推荐作品须于申报前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截图随作品一同报送。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跨校组队。

    (六)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使用AI工具代替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

    (七)设立作品自查环节。申报学生及指导教师须签订承诺书,承诺作品符合竞赛申报作品的要求,接受竞赛组委会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申报要求的作品,或经核实有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伪造作品鉴定书或专利证书等情况的作品,取消其作品参赛资格不得补报作品。同时取消参评集体奖项的资格,视情况严重取消该系下届参赛资格。

    (八)本年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织委员会配套举办专项赛,其中“揭榜挂帅”专项赛引领青年学子助力破解企业、研究机构等在科技创新中面临的堵点卡点难题;“人工智能+”专项赛,鼓励中外青年学生联合组队参赛,深入探索并挖掘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潜力。具体竞赛细则后续发布,注意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道和专项赛道的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九)大赛其他未尽事宜,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5年4月7日前)

    主办单位下发预通知,各系积极宣传和介绍本次活动,为大赛营造氛围。

    (二)校级初赛阶段(2025年4月22日前)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初赛,参照往届推荐名额进行选拔,评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赛,上报纸质版和电子版等相关材料。原则上每个学生限报1件作品。

    (三)省级复赛阶段(2025年5月上旬)

    组委会将聘请有关人士组成评审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确定作品入围省赛决赛,并向我校下达终审通知及其他有关技术性规范要点。

    (四)省级决赛阶段(2025年5月下旬)

    终审决赛将在东北石油大学举行。入围作品经展览、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由评审会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我校将按照组委会要求,认真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准备工作;按照评审会要求,加强对入围作品的指导。、

      奖项设置

    (一)单项奖。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原则上为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

    (二)集体奖。大赛设挑战杯、优胜杯、优秀组织奖。

    报名方式

    以邮件形式参加报名,将所需作品材料压缩为一个文件包内(每个作品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作品名称+作品负责人+联系方式命名)发送至邮箱,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

    邮箱:1012819486@qq.com、


    上一条: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2024—2025学年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奖项评选公示
    下一条: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关于评选表彰2025年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