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 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对于谋划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校团委副书记
赵雪飞“两会”思想感悟
2025年3月,全国两会以“稳中求进”的奋进姿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坐标。通过直播、报道和专题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这场盛会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规划图”,更是青年成长的“动员令”。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是复兴伟业的见证者,更应是躬身实践的建设者。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课堂上深耕的专业知识、乡村振兴中的调研足迹,都是青春与时代同行的注脚。作为大学生,既要在课堂中筑牢专业根基,关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更需在实践中锤炼担当,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搭建起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的桥梁。让我们以“稳”的定力夯实本领,以“进”的锐气开拓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理想融入时代浪潮中,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定能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
校学生会主席
王旭“两会”思想感悟
作为学生骨干,我们既是青年先锋,也是国家政策的受益者。两会关乎国家发展,也为青年成长指明方向。在教育改革方面,响应“科教兴国”战略,参与学校科创活动,推动学术资源共享;践行“五育并举”,组织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立足青年担当,通过问卷调查等收集同学意见,向学校反映;组织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传递青年温度。
践行绿色发展,发起“无塑日”等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利用新媒体传播环保理念。
凝聚思想共识,组织主题班会等活动,解读两会青年政策;运用短视频等创新形式宣传两会热点。
学生骨干既要紧跟国家步伐,也要扎根校园服务同学。将两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民族复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校社团联合会主席
雷金涛“两会”思想感悟
作为社团联合会的学生骨干,学习“两会精神”后,我深受触动。两会聚焦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其中教育改革、青年发展等内容,与我们社团工作紧密相关。
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同学们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我们应积极响应两会号召,组织更多高质量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助力教育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注重创新,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大社团影响力,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同时,关注同学们的需求和反馈,切实为大家服务,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未来,我会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担当,努力将社团联合会打造成更具活力与影响力的学生组织,带领同学们在成长路上紧跟国家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校艺术团团长
李兴荣“两会”思想感悟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关乎国家的发展。作为校艺术团的学生骨干,我深受启发,对自身的责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两会强调了文化艺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校艺术团,我们所从事的艺术活动不仅仅是个人兴趣的展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而我作为学生干部,更有责任和义务为校艺术团以后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的规划。
在学习过程中,我结合校艺术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目前,校艺术团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涵盖音乐、舞蹈、走秀等多个领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也重任在肩。我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校艺术团也一定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校国旗护卫队队长
王朝阳“两会”思想感悟
两会,犹如一场关乎国家命运、人民福祉的盛大交响会,奏响着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从两会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众多代表们带着人民的期望和诉求齐聚一堂,他们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个提案都是人民心声的传递。无论是关乎民生的教育改革提案,还是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建议,都体现了民主决策的深度和广度。这让我认识到,在中国,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实践。
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各项政策规划也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例如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战略布局,它预示着中国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展现更强的实力。这不仅会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也会为我们年轻人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激励我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
同时,两会对民生保障的重视也令我动容。在医疗、养老等问题上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是国家对人民幸福承诺的兑现。这体现出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有尊严、幸福的生活。
两会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国家发展的方向,也让我这个普通公民更加明确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必将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