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者如光,虽微致远。在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的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身影:于平凡日夜中深耕不辍,以匠心雕琢教学细节,用温情照亮学子前路,将教育的深沉力量融入每一次授课、每一回答疑。
循着教育家精神的指引,在与祖国共成长的征程中,我校特别推出“师者如光”优秀教师风采系列报道,聚焦2025年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他们长期扎根教学一线,以赤诚之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用仁爱之心守护学生从懵懂到成熟的成长蜕变,生动诠释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时代内涵。
愿全体教师以先进为镜,见贤思齐、砥砺笃行,共同涵养尊师重教、崇德尚能的浓厚校园风尚。恰逢国庆华诞,让我们以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为笔,为教育强国建设挥毫添彩,让师德光芒在昆仑校园熠熠生辉,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同向同行!
李瑞娟深耕旅游教育的七年耕耘

2018年8月,李瑞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走进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七载春秋更迭,她从一名专业教师成长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始终扎根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科研路上的探索者
清晨的教研室,李瑞娟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各类学术资料。她主持的中国电子劳动学会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获得了研究成果三等奖。这项历时两年的研究,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此后,她又先后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4项,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课程建设的实践者
2023年,李瑞娟负责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通过校级思政示范课验收。在她看来,专业课程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融入思政元素。为此,她重新设计了课程大纲,将服务意识、职业操守等要素融入教学环节。同年,她参与的《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这是对她课程建设工作的最好肯定。
竞赛指导的专业领路人
"这个动作要再练习一遍。"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备赛现场,李瑞娟仔细指导着学生的每个细节。从2022年到2025年,她连续四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她的指导从不局限于技能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
七年来,李瑞娟的电脑里存着数十个教学改革方案,书架上摆满了批注密集的专业书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耕耘。在这里,她用自己的专业与执着,书写着一位高校教师的平凡与不凡。
姜丹丹思政课堂的耕耘者

2020年8月,姜丹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初心走进思政教研部。四年时光流转,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室主任,始终坚守在思政育人第一线。
课堂上的创新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换个方式讲辩证法。"姜丹丹的思政课总是充满新意。她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经常采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发现,原来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如此贴近生活。这种教学创新不仅提升了课堂效果,更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科研路上的前行者
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姜丹丹始终没有停止科研脚步。四年间,她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参与各级课题8项。她的研究始终围绕思政教育实效性展开,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到课程体系的优化,每一项研究都着眼于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同事们经常看到她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研相长"的真谛。
教研团队的引领者
作为教研室主任,姜丹丹特别注重团队建设。她定期组织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她的带领下,教研室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们经常围绕一个教学问题讨论到深夜。"姜主任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位青年教师这样评价。
行政工作的担当者
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姜丹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大局意识。她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工作,协调各教研室资源,确保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教学管理文件,每份文件都仔细标注着注意事项和完成时限。
傍晚时分,思政教研部的灯光常常亮到很晚。姜丹丹或是在备课,或是在修改论文,或是在整理第二天的教研活动材料。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思政教师的职责与担当。在这里,她继续用专业与热忱,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