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期待的大学生活,是真正沉浸在一座城市的文化中,那么哈尔滨——这座国际范儿文化名城,会以它独一无二的魅力,给你最生动的答案。

而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正以踏实坚定的步伐奋进发展,成为你深度体验冰城大学生活的绝佳起点。它会用心让每个仪式感都化作你青春里难忘记忆。

在这里——
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开始认真播报哈尔滨的四季:春有满城丁香挤破枝头,夏有松花江浪漫过脚踝;秋有二龙山的秋叶层林尽染;冬有白雪像撒了层厚厚的糖霜,连空气都带着童话感。




在这里——
软糯的吴侬软语撞上东北话的爽朗,像奶茶里加了冰碴子,意外地清爽合拍。南方孩子眨着眼说“这个好好吃哦”,北方室友接一句“那就多吃点儿吧!”笑着笑着,距离就被这热乎气儿烘没了。


在这里——
行李箱的滚轮碾过的不只是路:夏天碾过操场的青草,沾着晒透的阳光味;冬天碾过路边的积雪,咯吱声里藏着冰城的心跳。

在这里——
节日不是旁观,而是亲身融入。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早就在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的校园里,埋下了无数关于仪式感的伏笔。那些你在故乡熟稔的传统,会在这里穿上冰城的外衣,变成触手可及的温暖与惊喜。


因为,在这里,节日从不是日历上的符号——
是冬至和室友围坐分食的酸菜饺子,褶子或许歪扭,却裹着最浓的热乎气儿;一起堆个雪人当“吉祥物”,雪粒子沾在睫毛上凉丝丝的,笑出声来全是白气。



是端午清晨攥在手心的五彩绳,混着松花江的风;和同学撞碎熟鸡蛋壳,格瓦斯的麦香漫过来,马迭尔冰棍在初夏里可口入心,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蜜枣粽。

是中秋为你定制的月饼,五仁馅里藏着东北松子的香;DIY冰皮月饼时沾满脸庞的面粉,还有学校为无法回家的你定制的烟花雨——仰头共赏那红的、紫的绚烂炸开在月亮旁边,欢呼声比烟花还亮,不仅驱散了乡愁,更让大学的中秋格外难忘。


从冬至的雪到端午的江风,从中秋的月光到为你绽放的烟火……原来所谓乡愁,会在异乡的烟火里慢慢发酵,酿成更丰富的滋味。你的冰城记忆、你的大学故事,就从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里开始,一笔一画,写满四季。

2025,我们在尔滨等你——等你亲手写下,属于你在这里的大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