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新闻

NEWS

五年深耕!昆仑旅游学院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进阶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09 08:31
点击数:

从课程里的思政温度到实验室的创新火花,从课堂上的互动新样态到校企间的协同新格局——近五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沿着“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的主线稳步前行,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路上留下了一串扎实的脚印。

专业布局:

跟着需求“动起来”,学科生态更鲜活

专业建设的“方向盘”,始终朝着需求端校准。2020年,学校攥紧《2021-2025年专业发展规划》的蓝图,明确“做优做特文科、做新做强工科、做精做实新兴交叉学科”的方向;坚持强特色、补短板,集聚力量、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2023年根据发展实际启动中期调整,让“核心专业做精、新兴专业做强、传统专业做新”的格局愈发清晰;2025年又以《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为新起点,为高质量发展蓄力。

跟着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节奏,“需求导向、动态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落地生根:五年里,数字媒体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9个贴合产业趋势的新专业接连“亮相”,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则因布局优化平稳退出。如今,工、管、文、艺协调发展的专业生态,正为人才培养搭起更适配的“舞台”。

课程改革:

从“思政融入”到“智慧互动”,课堂有了新模样

课程是教学的“主阵地”,这里的变化藏着太多细节。学校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后,《宴会设计与管理》率先突围——这门课不仅成了校级一流课建设的“标杆”,更入选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让学生在学专业知识时,也能触摸到行业里的职业精神。

以赛事为“催化剂”,教学创新的活力被充分激活: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案例大赛成了教师们的“练兵场”,2024年校级评选里14个获奖项目各有亮点,更有2项作品拿下省级三等奖。至2024年底,学校建成了由99门课程组成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如今,1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教学团队、18个优秀案例已织成“网”,从单门课程到课程群再到学科群,三级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全覆盖,每堂课都藏着“立德树人”的巧思。

智慧教学工具也悄悄改变了课堂:多媒体教室换上智慧黑板,“雨课堂”“慕课堂”成了教师常用的“助手”,“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拓展”的数字化流程跑起来,学生举着手提问的场景,比从前更热闹了。

实践育人:

实验室“升级迭代”,校企手拉手育人才

走进校园实验室,能直观感受到“硬件”的进阶:2023年,跨境电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升级,VBSE实验中心模块、3D沉浸式旅游实验室更新,460万元投入让实践场景更真实;2024年,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实验室等接连落地,580万元的新设备成了学生的“实训伙伴”;2025年,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训室又将加入“阵营”,让动手实践的阵地持续扩容。

校企协同的步子也迈得更稳。学校主动面向区域、行业、产业需求,整合优质师资和科研教学条件,构建产教融合创新机制。今年,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的“数商文旅产业学院”“万豪酒店现代产业学院”正式启动——不再是单一环节的合作,而是从课程内容到实践环节,再到就业衔接的全周期联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精度”,正变得越来越高。

五年的探索里,每一份规划的落地、每一间实验室的升级、每一堂课的创新,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教育更贴近需求,让人才更适配发展。接下来的路,昆仑旅游学院还会带着这份扎实,继续在内涵发展的路上往前闯。